為什么酒能助藥性?
- 分類:行業快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8-12
- 訪問量:0
為什么酒能助藥性?
【概要描述】中醫學認為:酒,乃水谷之氣,味辛、甘,性大熱,氣味香醇,入心、肝二經,能升能散,宜引藥勢,且活血通絡、祛風散寒,有健脾胃消冷積、矯臭矯味之功。現代醫學也認為:酒能擴張血管, 增加腦血流量,刺激中樞神經系統、血液循環系統、消化系統等。酒制中藥是根據醫療、調劑、制劑需要而立的炮制方法之一。
- 分類:行業快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8-12
- 訪問量:0
中醫學認為:酒,乃水谷之氣,味辛、甘,性大熱,氣味香醇,入心、肝二經,能升能散,宜引藥勢,且活血通絡、祛風散寒,有健脾胃消冷積、矯臭矯味之功?,F代醫學也認為:酒能擴張血管, 增加腦血流量,刺激中樞神經系統、血液循環系統、消化系統等。酒制中藥是根據醫療、調劑、制劑需要而立的炮制方法之一。
在應用中藥時, 經過合理的酒制加工能充分發揮其防治疾病的作用,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下面從酒制對中藥有效成分及中藥性能兩方面的影響進行論述。
一、中藥酒制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
1、分解轉化藥物的有效成分,降低或緩和原料的副作用。如生何首烏,甘寒有小毒,有致瀉的副作用。經酒制后,其致瀉成分蒽醌衍生物被水解為無致瀉作用的游離蒽醌衍生物,從而消除了副作用。烏梢蛇、紫河車、蛤蚧等中藥,內含大量蛋白質及脂肪,有腥臭味,不利服用。經酒制后,蛋白質凝固、變性而被破壞,脂肪中所含揮發性成分也大多失去,而酒性香醇,從而達到矯臭和利于服用的作用。
2、改變有效成分含量,緩和藥物生理活性。如生大黃,為瀉藥,主含結合性大黃酸及鞣質,其致瀉成分主要為大黃酸及其類似物,而鞣質主要為收斂止瀉作用。經用酒制后,其結合性大黃酸可減少30%~50%,而鞣質成分減少甚微,從而使瀉下作用緩和而收斂止瀉作用相對穩定,可適合于老年及體弱患者緩瀉之用。
3、提高有效成分溶出量,增強原藥生理活性。酒為良好的有機溶媒,能增加某些中藥有效成分的溶解量,從而增強藥效。如生地黃用酒蒸制成熟地黃后,酒溶解其有效成分單糖,其溶出量熟地黃比生地黃高出2倍多,從而增強補益精血作用。熟地黃煎劑對小鼠實驗性四氧化碳中毒性肝炎具有保護作用,能防止其體內肝糖原的減少。川紅花,經酒制后,其止痛有效成分總色素浸出量比未酒制前提高10%。
4、消除分解酶,保持或提高原藥性。如黃芩,其抗菌消炎有效成分為黃芩苷和異黃芩甙,但同時也存在能酶解有效成分的黃芩酶。經用酒制后,黃芩酶則失去活性,且水浸出的有效成分量比生黃芩高出16.7%,其抑菌消炎作用也顯著提高
二、中藥酒制對中藥性能的影響
1、改變藥性,引藥上行如常用的一些苦寒清熱藥黃連、黃柏、大黃等經酒制后可緩和其寒性,并借助酒的性能而引藥上行。臨床多用于治療上焦病證。如大黃生品具有攻積導滯、瀉火涼血的作用,而酒制熟大黃則緩和寒下,使藥力上升,而用于瀉心火、肝火等熱證,故有酒制升提而制寒之說。一般眼科常用的清熱苦寒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等多選用酒制品。
2、調整原藥性味以引藥歸經,加強作用。如丹參性味苦寒,入心、肝經,以酒炒后,借酒溫行之性,增強入肝祛瘀止痛、活血通經之功。又如川芎、當歸、威靈仙、牛膝等活血通絡、祛風濕止痛藥,用酒制可借酒辛散走竄之功而起協同作用,增強療效。清代5藥品辨義6載:威靈仙,拌酒治兩臂痛。
3、降低原料的毒性或副作用。如常山,苦寒有小毒,為常用抗瘧藥,但生服易刺激脾胃,引起惡心嘔吐。經用酒制后,苦寒之性減且能抑制嘔吐之副作用。又如大腹皮,明代5景岳全書6載:凡用者,必須酒洗,炒過,恐有鴆鳥毒也。
4、增強溫補肝腎、活血通絡的作用。如中醫常用的地黃、山茱萸、女貞子等補益藥,經酒制后可緩和其酸澀性,使其味轉厚,增強補肝腎的作用;當歸、烏梢蛇等經酒制后能助其活血通絡之功。
綜上所述,酒制對中藥的藥效影響很大,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,對酒制中藥的研究探索,有利于中醫遣方用藥,提高藥效。對于宏揚祖國醫藥文化,有著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資訊
聯系電話 · Office telephone
公司傳真 · Company Fax
企業地址 · Business address
廠 址:呂梁文水縣南安鎮西社工業園區
辦事處:太原市晉源區濱河西路和迎賓路交叉口陽光城翡麗灣二期門面26A1013
關注企業微信
版權所有:山西汾池春酒業有限公司 晉ICP備19004973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太原 SEO